马克思主义学院、通识教育学院任课教师 热议《开学第一讲・师者如是》: 师者担当践育人使命
为深入贯彻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,加强师德师风建设,9月1日20:00,马克思主义学院、通识教育学院全体教师通过湖南教育电视台及多平台自行收看2025学年《开学第一讲・师者如是》师德教育专题节目。节目中六位优秀教师代表的育人故事,引发学院各学科教师热烈讨论,大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感悟,凝聚起“躬耕教坛、潜心育人”的教育共识。
思政教师杨佩琼:扎根行业沃土,培育新时代思政“青苗”
“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,更是思政教师毕生坚守的使命。”杨佩琼老师表示,在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当下,身为职业院校思政课教师,不仅要以节目中的优秀教师为榜样,更需立足职业教育特色。深度挖掘行业土壤,将鲜活的行业案例、身边的榜样事迹融入思政课堂。让思政教育更具代入感与说服力,帮助学生在认知行业、热爱行业的过程中,树立契合时代需求的职业观与价值观,使思政课真正成为指引学生成长的明灯,让思政教育的种子在行业实践中生根发芽、茁壮成长。
语文教师李芊芊:以文化之韵涵养职业情怀
教师们躬耕教坛的坚守,让我更深刻理解文以载道的意义。职业院校通识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、沟通协作能力,更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、职业文化中的育人元素。通过撰写职业规划、分享服务行业感人故事等教学活动,让学生在文字中感受“敬业、诚信、奉献”的职业精神,成长为有文化素养、有职业情怀的现代服务业人才。
数学教师张涛:用理性思维传递教育温度
“优秀教师‘潜心育人’的精神,对我们理科教师而言,是既要教会学生解题逻辑,更要传递严谨治学的态度。”数学教师张涛谈到,职业院校数学教学需兼顾实用性与育人价值,今后会以节目中教师为榜样,在讲解数据分析、逻辑推理等知识时,融入行业岗位需求,让学生在掌握技能的同时,培养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,用理性思维为学生的职业发展筑牢基础。
英语教师刘彦君:以语言为桥,赋能职业梦想
“节目中教师因材施教的理念,给我极大启发。”英语教师刘彦君分享道,越来越多的工作岗位对跨语言沟通能力需求迫切,作为英语教师,不仅要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,更要向节目中的榜样学习,关注学生个体差异,通过职场英语情景模拟、跨境服务案例教学等方式,帮助学生突破语言壁垒,为他们走向跨境电商、现代高端制造等岗位搭建桥梁。更重要的是,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德育为首,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、树立文化自信,真正让英语成为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的“加分项”。
体育老师徐应磊:以运动之力塑造职业素养
“节目中各位老师扎根岗位、深耕育人的执着,让我对‘体育育魂’有了更深刻地思考。”体育教师徐应磊说道,现代服务业许多岗位如智能制造、电子技术等,对从业者的身体素质、团队协作能力和抗压能力要求较高。作为职业院校体育教师,今后会以节目中的优秀教师为榜样,在教学中结合行业岗位需求,设计体能训练、团队协作运动项目,不仅帮助学生增强体质,更通过运动培养他们的规则意识、拼搏精神和团队凝聚力,要让体育课堂不止于“强身”,更成为学生锤炼职业素养、涵养奋斗精神的“练兵场”,为他们未来扎根服务行业、扛起岗位责任打下坚实基础。
信息老师王任:以技术赋能培育新型人才
观看《开学第一讲·师者如是》后,我深受六位老师教育情怀与智慧的触动。王磊老师“生态化教育”中与自然、生命联结的理念,彭晓英校长“游戏课堂”以激发学生兴趣的探索,让我反思信息技术教学——我们不仅是传授技能,更应陪伴成长,用技术连接受益终生的兴趣、信心与创造力。我们应注重学生的情感与认知体验,帮助每一位学生提升综合能力,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社会需要。
心理老师谌阳颖:以温暖守护助力学生成长
“节目里教师关注学生身心发展的细节,让我深感心理教育的责任重大。”心理教师谌阳颖表示,职业院校学生正处于职业探索关键期,易面临学业、就业压力,今后将以更耐心、更细致的态度开展心理辅导,通过心理健康课程、团体辅导、一对一咨询等方式,帮助学生缓解焦虑、建立自信,为他们的职业成长筑牢心理健康防线,让每个学生都能以积极心态拥抱未来。努力成为既有专业的洞察和方法,又有温暖的情怀和使命感的好老师。
创新创业教师莫芳毅:以榜样力量点燃创新火种
“节目中优秀教师突破常规、深耕育人的故事,让我深刻体会到创新与坚守并重的教育力量。”作为一名创新创业教师,我深感现代服务业正是师生共创、实践育人的重要舞台。未来,我将以他们为榜样,在教学中更注重引导学生从行业痛点中寻找创新机遇,通过项目式教学、创业实战等方式,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,支持他们在数字服务、文旅融合等新兴领域勇敢探索,助力学生把创业梦想融入教育报国的大局之中。